金银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乾隆时期的仿古玉纹饰来源仿前代其他材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sfxbdf/

玉器仿古,古已有之。殷墟出土的仿红山文化玉猪龙,商、周遗址所见仿良渚文化玉琮,可谓早期仿古之例。宋代是仿古的第一个高峰。宋代玉器仿古以仿商、周青铜器以及战国、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(如剑饰、韘式佩、带钩、辟邪,螭、云、谷、蒲纹等)为主,这也成为后世仿古的重要内容。宋代仿古玉器存世少,且多为小件器,即使仿青铜的玉器,亦是如此。明末清初,是玉器仿古的另一个重要时期。与宋代相较,仿古器不仅数量多,而且器物体量变大。

网络配图网络配图

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成为历代文人歌咏对象,亦因此成为自宋代以来不朽的艺术表现主题。碧筒杯,据唐人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载,三国魏郑公愨避暑于历城,取荷叶为杯,以簪将叶刺穿,使与叶茎相连,然后自茎的末端饮酒,因而“酒味杂莲气,香冷胜于水”。碧筒杯饮酒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推崇,并认为是最雅的酒器,因此一直闻名于世。

网络配图

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银鎏金碧筒杯是所见最早实例。宋、元以来流行的金、玉荷叶形杯,其设计意匠与碧筒杯有关。

网络配图网络配图

碧筒杯在晚明更为风行,瓷器、玉器皆取碧筒杯之制,如德化瓷荷叶杯、故宫所藏明代玉荷叶杯。碧筒杯的古雅意蕴在明晚期追求闲适雅趣的氛围中被重新发掘、表现。明陈洪绶《隐居十六观》之七所绘长衫男子,即手捧碧筒杯长饮。

明陈洪绶《隐居十六观》之七明犀角雕碧筒杯

北京故宫藏明代犀角杯、青玉碧筒杯,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碧筒杯在明代艺术中的流行。清代青玉碧筒杯,可谓明代流风的延续,但不能确定其模仿的,到底是明代的犀角杯抑或是明代的玉杯。

网络配图

从乾隆御制诗看,当时有仿明代犀角杯制作玉杯的,如《题玉镂石湖景杯仿明制犀角杯式为之》,即明确为清代仿明犀角器之玉制品。

清青玉碧筒杯清白玉僧帽壶

明代瓷器亦是乾隆玉器仿古的对象之一。如《咏和阗玉僧帽壶》,即仿内府旧藏大明宣德瓷霁红僧帽壶而制作的玉壶。僧帽壶是元代瓷器造型之一,在明代较为流行,除瓷器外,亦有紫砂者。乾隆帝咏器物的御制诗文,除咏玉器外,有相当部分是题咏明代瓷器、雕漆的,表明其对明代艺术的激赏。北京故宫藏白玉僧帽壶,可归入仿明器物之列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